影响微循环,让你早上醒来头晕无力
有些人早晨醒来,常常觉得脑袋昏沉、四肢乏力,以为是昨晚没睡好,或者天气变化导致血压波动。
可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,就不能简单归咎于“睡眠不好”这么一个模糊的理由,其实,睡觉时把手机放在枕边,可能会影响微循环,进而导致早晨起床时的疲惫感。
看似只是一个电子设备摆放的位置问题,但实际上,人体的微循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电子设备干扰。
有位经常加班的设计师,长期被“起床头晕”困扰,以为是颈椎出了问题,但各项检查都没发现明显异常。
后来,他尝试在睡前把手机放远一点,连着几个星期,他的早晨状态明显改善,头晕的情况减少了许多。
睡眠时,人体的神经系统进入深度调节状态,血管需要保持一定的松弛,才能维持脑部供血的稳定。
但如果有持续的低强度电磁信号干扰,交感神经可能被轻微激活,导致毛细血管收缩,局部血液流动受到影响。
这种影响不会像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那样有明显症状,但却足以让人第二天早上醒来感到精神不济,甚至出现短暂的眩晕感。
加重体内炎症反应,让小病更难好
很多人得了感冒,或是身上有炎症,都会发现自己晚上睡得更不踏实,甚至一觉醒来,感觉病情反而加重了。
其实,睡觉环境对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很大影响,尤其是慢性炎症的恢复过程,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微妙干扰,而手机就是其中之一。
有位长期受到皮肤湿疹困扰的患者,每次病情加重时,夜里都会感觉瘙痒加剧,睡不好觉。
皮肤科医生给他开了药物,但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,直到某次复诊时,才偶然提到他睡觉时总是把手机放在枕边,用来听音乐入睡。
后来,他尝试改变这个习惯,竟然发现皮肤的恢复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,夜间瘙痒的情况也减轻了。
医学上早就有研究表明,深度睡眠有助于机体的修复,而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和微弱的电磁场,可能会干扰神经递质的稳定性,影响睡眠质量。
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身体的恢复能力会变差,甚至连普通感冒的恢复时间都可能被延长。
增加眼球压力,可能诱发视疲劳和头痛
很多人晚上睡觉时,把手机放在枕边,即使是黑屏状态,偶尔亮起的通知提示,都会对视神经造成轻微的刺激,长期下来,可能会影响眼压的正常调节。
一位年轻的IT工程师,每天盯着屏幕十几个小时,偶尔会感到眼睛干涩,但并未太在意,后来,他开始频繁出现晨起时的眼睛酸胀感,甚至有时候还伴随短暂的视物模糊。
检查后发现,他的眼压比正常值略高,医生提醒他要注意用眼习惯,并询问了他的睡眠情况。他这才意识到,自己每晚都习惯把手机放在枕边,有时候半夜醒来,还会随手看一眼屏幕。
长期来看,夜间的光线干扰,哪怕是极短的时间,也可能影响眼球的生理调节。
眼球内部有一种房水循环系统,负责维持眼压的平衡,而持续的光线刺激,可能会干扰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能力,让房水排出变慢,从而导致眼压轻度升高。
影响心率节律,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
有些人夜里睡觉,明明没做噩梦,却时不时会从睡眠中惊醒,或者感觉心跳有些异常。
很多人把这归咎于白天的疲劳,或者是情绪波动,但其实,睡觉时手机的摆放位置,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因素。
然而,手机的微弱电磁波,可能会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轻度干扰,让心率的变化更加敏感。
有些人睡觉时手机放在枕边,夜间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率不稳,甚至有时候,清晨醒来会觉得胸口发闷。
一位在工地上工作的中年人,平时身体很硬朗,但最近总觉得睡眠不安稳,偶尔还会出现心慌的感觉。
他本以为是工作过于劳累所致,而后经检查发觉,心率节律存在些许紊乱,不过并无显著的器质性病变。
在医生的建议下,他尝试把手机放远一些,几周后,他的夜间心慌明显减少了,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比之前好多了。
从医学角度来看,夜间的心率波动,并不仅仅是压力或者疲劳导致的,外界的电子设备,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。
它不是简单的辐射问题,而是从微循环、炎症反应、眼压调节、心率节律等多个方面,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身体的状态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关于睡觉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
[1]张梦,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分析,预防医学 ,2024-2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