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作为江西文港最早一批下海的制笔师傅,雷亿峰的父亲雷国根1980年就来了西安,之所以敢只身闯荡长安城,雷老板直言,当年刚改革开放不久,全国算起来有书画底蕴的城市都很少,西安毕竟是文化古都,写字画画的人非常多,再加上有碑林“加持”,所以基本上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来西安。
刚来的时候,他家在端履门租了一个小门面,挂起一个松雪斋的牌匾就做起了笔庄生意。等搬到书院门,他家还辗转换过2个店址,2000年之后才盘下现在的店铺,扎根在安居巷一号。而雷亿峰也在1997年从他父亲手里接过了店铺,成为国根笔庄的掌柜。
✨
坚持四十年的古法手工作坊
从1980年算起,一晃“雷国根制”的毛笔在西安已经存在了40年了。
陕西书法大家刘自椟、卫俊秀、陈少默、宫葆诚以及吴三大、杜中信、钟明善等人都喜欢用他家的毛笔,无论你是哪种风格的书家,基本上在他家都能找到趁手的毛笔,究其原因在于这么多年下来,雷家把笔细分化了。“毛笔本来是个‘糊涂’生意,一支笔在一个人手上觉得好,未必适合另一个人”,雷亿峰说,“所以,我们家是西安城里最早敢让顾客现场试笔的店了,这在全国也是比较早的,让用笔的人先体验再购买”。
雷亿峰告诉我说,因为有个人的使用习惯,再加上有写帖一路、写碑一路,还有写颜一路,写二王一路等等,所以大家对笔的要求不尽相同。以前制笔的手艺人无非是按照自己的风格,或者是原材料的脾性来制笔,而我们换了思路,从书家的需求出发,这样就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写字人的个性化需求。
听起来不难,但事实上这条路他家也摸索了几十年。
雷亿峰说,毛笔很难形成标准产品,所以这些年下来,他家一直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,这在毛笔行当很常见。别的制笔环节可以外包出去,但对于笔头,他家一直都是尊袭古法,自己手工制作整个环节。
🌟
不纠结不慌张 把生意做成生活
在整条书院门街道上,说起国根笔庄,会有些店“眼红”。一来他家的笔卖得贵还生意好,二来他家当年盘下这个店铺位置也被人认为是“撞了大运”的。
但和老板聊了之后,我算是明白了。
虽然都在这条街上做文房笔墨生意,但别家做的是“有限游戏”下的生意,算计的是生意本身;而国根家做的是“无限游戏”下的事情,把做笔卖笔做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定位。
“我要是把店铺租出去,甚至比我自己经营还赚得多。但我自己闲下来做什么呢?我们家就是一个做笔卖笔的,所以开门做生意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家的生活方式,是我们家做的事”。雷亿峰说。
三学街改造,书院门街区会有很多变化,有人担心未来这里会有很多旧时记忆消亡。但雷亿峰却坦言,未来书院门还会变得更好,会更成为西安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地标。
🏮
他家啥值得买|国根笔庄
他家的毛笔都不错,如果像我一样偏爱小楷,推荐他家的“ 宋笔”,微胖很萌,适合小楷写经。他家没有网店,外地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帮买~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