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PO与vivo的终端制胜之道:构建用户导向的极致网络系统
彭剑锋解析OV阵营崛起的八大核心优势
来源:华夏基石e洞察(ID:chnstonewx)
作者:彭剑锋,华夏基石董事长,著名管理学家,《华为基本法》起草人之一
2016年,OPPO与vivo合计手机出货量达1.55亿部,利润率达15%,销量与盈利能力均超越华为,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[1]。面对OV阵营的强势崛起,华为主动开展内部学习,研究其终端“人民战争”模式,任正非更号召全公司向优秀企业学习[1]。
尽管在人才厚度、技术创新与系统管理上与苹果、三星、华为尚有差距,OPPO与vivo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、极致的产品设计、强大的终端网络覆盖与管控能力,在用户导向的终端体系建设上实现领先[1]。其成功源于以下八大优势:
一、战略聚焦,客户定位精准
受段永平“做正确的事”理念影响,OPPO与vivo坚持战略定力,专注做对的事,及时终止错误方向[1]。目标客户群清晰聚焦于80、90后年轻群体,尤其是三、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年轻女性和学生群体,该市场虽被视为“低端”,但需求旺盛、增长迅速[1]。这类用户具有从众心理强、追星、爱时尚、重外观等特点,为OV的产品与营销策略提供了精准切入点[1]。
二、用户需求导向,产品极致简单
OV产品设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,而非技术导向,确保每款产品具备鲜明卖点[1]。例如,OPPO R9主打“充电5分钟,通话2小时”,直击用户充电痛点[1];率先推出美颜自拍功能,满足年轻女性“拍得漂亮”的核心诉求[1]。外观设计贴近iPhone风格,满足用户对时尚与虚荣感的需求[1]。同时,产品线精简,集中资源打造爆款,形成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[1]。
三、深度分销,终端“人民战争”全覆盖
在互联网品牌去中间化之际,OPPO与vivo反向深耕线下,构建覆盖一至六线城市的庞大终端网络[1]。门店密集布局,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形成“蓝绿海洋”,实现品牌强势渗透[1]。四线市场作为消费“腰部”,对上支撑、对下引爆,成为OV战略布局的核心[1]。通过广泛覆盖户外广告与店面资源,强化品牌唯一性认知,形成“买手机就选OV”的消费心智[1]。
四、标准化终端体验,提升转化效率
OPPO采用FABE销售法则(特征-优势-利益-证据),对一线销售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,实现从进店到成交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[1]。其“1335+1”销售模式(1句吸引语、3个功能、3种体验、5个参数、1次催单)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与转化率[1]。有华为市场人员反馈,原本58%意向购买华为的客户,最终在终端体验后转向OPPO[1]。
五、利益共享,构建良性渠道生态
OV通过交叉持股机制,与代理商形成利益共同体[1]。省级代理多由前员工与公司合资组建,部分代理商持有生产厂股份,实现渠道自主经营、自我管理[1]。该模式使厂商以轻资产运营庞大终端网络,降低投资与管理成本[1]。渠道商因长期利益绑定,主动维护价格体系,避免窜货与价格战,形成高效、稳定的分销体系[1]。
六、高空广告+地面口碑,立体化品牌传播
OV瞄准年轻群体,高频投放湖南卫视等综艺平台,邀请李易峰、杨幂、宋仲基等高人气明星代言,年广告投入达二三十亿元[1]。同时,依靠庞大的线下团队承接品牌势能,实现“高空轰炸+地面渗透”的整合传播[1]。消费者能指名购买具体型号,品牌认知与产品记忆深入人心[1]。
七、敏捷物流与售后服务体系
OV在地级市设立仓库,覆盖至四五线市场,响应速度远超华为(省级仓库)[1]。采用铺货模式(先发货后结算),减轻渠道资金压力[1]。自有销售人员贴近仓库,保障服务与补货效率,实现“一周一供”,提升周转率与渠道积极性[1]。
八、简单极致的高绩效文化
OPPO与vivo奉行“本分、用户导向、追求极致、结果导向”的朴素价值观[1]。企业强调回归本质,先责己后责人,注重合作伙伴共赢[1]。文化执行到位,团队年轻高效,87年出生的人事总监带领3.6万人组织,执行力强[1]。该文化与互联网“极致用户体验”理念高度契合,成为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[1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