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ython语言中最常见的括号有三种,分别是:小括号()、中括号[]、花括号{};其作用也不相同,分别用来代表不同的Python基本内置数据类型。因博主是java出身,所以会举一些Java的类比。python不像java需要在定义的时候强制定义类型,所以括号就是几种基本数据类型。
Python中的小括号():tuple
代表tuple元组数据类型,元祖是一种不可变序列。创建方法很简单,大多数时候都是小括号括起来的。这个类似java中的数组,定义后内容不可变
Python中的中括号[]:list
代表list列表数据类型,列表是一种可变序列。创建方法既简单又特别。这个类似java中的list集合,定义后内容可变,里面有append()方法
Python中的花括号{}:dict
代表dict字典数据类型,字典是Python中唯一内建的映射类型。字典中的值没有特殊的顺序,但都是存储在一个特定的键(key)下。键可以是数字、字符串甚至是元组。类型为dict
这个类似java中的 Map 集合,定义后内容可变
a = ("test1","test2","test3")
b = (1,2,3)
c = ["test1","test2","test3"]
c.append("test4")
list("ABC")
list(["ABC"])
dic = {'name':'Alex','sex"':'boy'}
dic['age'] = 10
dic.get('name')
顺便赋一点java定义数组的几种方式
//方式一:声明、分配空间、赋值一把抓 a等同于b
int[] a = {1,2,3,4};
//声明、分配空间、赋值一把抓
int [] b = new int[]{1,2,3,4};
//方式二:声明、分配空间
int [] c = new int[4];
//赋值
for (int i=0;i //方式三:声明 int[] d ; //分配空间 d = new int[4]; //赋值 for (int i=0;i //声明 int[] e ; //分配空间、赋值 e = new int[]{1,2,3,4};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a));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b));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c));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d)); System.out.println(Arrays.toString(e)); List集合、Map集合 //list集合 List list.add("a"); //Map集合 Map map.put("key","value"); 2024-04-28更新 由于此处介绍偏基础一点,鉴于有同学说希望再直白一点,那我用最通俗的方式描述一下,仅供大家参考: 在Python中,括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: 小括号():用于表示元组(tuple),这是一种不可变的序列类型,可以包含任意类型的元素,用逗号分隔开。例如,my_tuple = (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)定义了一个包含三个字符串的元组。用小括号把一些东西括起来,比如(1, 2, 3),这通常表示你创建了一个元组。元组是不可变的,也就是说一旦创建了,里面的元素就不能更改。 中括号([]):用于创建列表(list)对象,列表是一种有序、可变的数据结构,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元素。例如,my_list = [1, "hello", True]定义了一个包含整数、字符串和布尔值的列表。通过索引可以访问列表中的元素,如first_element = my_list[0]获取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。列表是可以修改的元素集合。例如[1, 2, 3]就是一个包含三个整数的列表。你可以添加、删除或修改里面的元素。 花括号({}):用于表示字典(dict),字典是Python中唯一的内建映射类型,存储键值对(key-value pairs),其中键与值之间用冒号分隔,不同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。例如,my_dict = {'name': 'Alex', 'age': 10}定义了一个包含两个键值对的字典。Python中,大括号通常用来创建字典,这是一种存储键值对的数据结构。比如{"apple": 1, "banana": 2},这里"apple"和"banana"是键,1和2是它们对应的值。 总的来说,这三种类型的括号在Python中分别对应三种基本的数据结构:元组、列表和字典,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场景。小括号常用于函数调用和创建元组,中括号用来创建和操作列表,大括号则主要用于字典和集合的创建。